达内潍坊中心 > 达内新闻
一针见血:朋友圈卖货模式已死,唯有社交尚存
- 发布:互联网
- 来源:互联网
- 时间:2017-09-27 10:38
社交电商从萌芽到爆发,历经了3年的时间.毫不夸张的说,在短暂的3年时间推动了中国电商的快速转型,动摇了传统平台电商阿里、京东两家流量独大的商业格局,带动了更多的自媒体、网红、达人、小微创业者等重构流量入口,让更多创业者体会到移动互联网社交电商的商机.在过去的两年,这几大类创业者获得不错的收益:
1、微电商创业者:有的实现了年收入几百万的商机;
2、网红创业者:有的能做到一个晚上的直播就能卖出几十万的商品;
3、微创业导师们:随手就能开一个千人大会,一场培训少则收入几万,多则几十万;
4、微电商软件:带来了更多人开店的机会,实现了独立的流量平台;
......
但这样的繁荣貌似昙花一现不到两年,到2017年开始开始出现了下滑,传统的朋友圈商业跑不出量了,那些不以社交为目的,盲目卖货的人,日子将越来越不好过了.主要分析,如下几个原因:
一、朋友圈商业进入疲软期:
长期靠朋友圈做微电商的朋友,而忽略了人与人之间交流、分享、互动,越来越被朋友抛弃.本来朋友圈建立的是朋友圈的互信关系,分享的是能增加朋友之间的认知、交流和生活场景等内容,构建的是友情的关系.不少做微电商的朋友,直接在朋友圈卖货,初期可能朋友之间基于好奇和曾经的信任,会产生交易,但如果你天天都在卖货,把朋友圈当成了一个摆地摊的地方.那就是硬生生的将感情交流的"客厅"变成了"摆地摊"的农贸市场.无形中将距离拉远了朋友的距离.把朋友做成了客户是最失败的商业,把朋友做成深度的朋友,那才是成功的社交商业.
对于那些长期在朋友圈里"摆地摊"的人,朋友之间的关系将越来越疏远.久而久之,朋友圈的关系做没了,朋友圈的活跃度做死了.不是被拉黑就是被屏蔽,特别是在不少情商低的卖货的朋友,不仅仅是发硬生生的卖货广告,而且也不会有任何互动的行为,最终进入洗牌.
一针见血:朋友圈卖货模式已死,唯有社交尚存
社交电商的用户转化逻辑
2017年,微电商已经进入洗牌期,曾经那些靠朋友圈做商业的微电商创业,陆续被洗牌.
【死亡指数】*****
【观点】不站在用户(粉丝)需求上出的内容,都是无价值的内容,过多的垃圾内容会让朋友圈商业走向落寞.
二、朋友圈缺乏丰富的内容,失去关注的价值:
人,都是对新鲜事物有着好奇心的;人,都是对共鸣的内容有互动性的;人,都是对自己相关的内容有主动参与性的...
一针见血:朋友圈卖货模式已死,唯有社交尚存
社交电商的用户转化逻辑
朋友的内容如果是单一个商品不断的晒,试想有多少愿意接受和你做朋友呢?
2017年,朋友圈微电商创业,现在已经进入快速的洗牌期.品类不够丰富,是一个主要原因:
1、化妆品、面膜微电商的创业者,即使你用户接受你的人,接受你的产品,但你的产品丰富度受限,你一样玩不转;
2、农特产品以农特微商的创业者为例,农业产品是有季节性的,这一季节过了,就没了,你必须有全季节(12个月×3个产品)以上的丰富程度,在基本上能支撑你的朋友圈商业.同时你必须对产品的质量和产区的服务建立有效的把控.实际上,有多少单打独斗的农特微商创业能做成呢?
以燕窝这样的高端的农特单品为例,用户不可能天天在你朋友圈买燕窝,从品类上讲,这就是一类低频的商品,而且还不是刚需的产品.做农特需要高频与低频结合,打造组合拳.
高频的拉动用户,但利润薄;低频的拉动客单价,但利润高;这需要有效的组合才能实现商业持续性.
所以,2017年农特微商的个体创业,也在快速进入洗牌时期.
【死亡指数】****
【观点】社交商业,持续的爆款单品是关键,不会打造持续的爆款产品,激活用户,最终会做死自己的朋友圈.
三、牛逼吹太多了,过度的透支信任:
做微电商创业朋友,很多人都擅长在朋友圈吹牛逼,夸大效果,夸大产品的价值.不少年轻的创业还捏造一些虚假的交易,过度夸大自己.不乏有一些拿产品到豪车上拍照片,有不少人以炫富的方式展示自己赚了多少钱.其实,牛逼吹多了,多少会出问题的,互联网时代很容易去验证一个事情的真假.
朋友圈里炫耀多了,反而容易失去大家对你的信任,特别是聪明人.所以说,朋友圈商业,少一些炫耀,多一些场景的呈现,多一些有温暖的、动人的行为,多一些创意的体验式营销,这样自然会赢得大家的关注和传播.
【死亡指数】***
【观点】社交商业和其他商业一样,任何营销行为都应该有一个度,合适的应用会得到不错的效果,如果过度的吹牛逼了,那是过犹不及,适得其反.
四、虚假商品,失信于朋友,最终得不偿失:
朋友圈商业,每一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口碑负责,对自己的每一个呈现负责.对于朋友圈那些过度夸张的,不负责任的商品推荐,最终不但生意做不长久,朋友的信任都将失去.
不管是化妆品、保健品,还是农业产品,都有各种类似的案例,最终导致朋友都做不成的结果.这里特别要提醒的是,不要在新加入的朋友那里有购物行为.因为刚加入就在卖货的朋友,多半不靠谱,没有信任关系的朋友买卖,风险极大.
【死亡指数】****
【观点】那些直接通过加了朋友就卖东西的人,这种ID多半就是营销ID,这样的产品风险极高,真正好产品是朋友之间口口相传的,这样信任背书的产品才靠谱.
五、社群商业逐渐萧条:
潍坊达内:2017年,线上社群商业开始严重的下滑,靠社群驱动商业的模式也进入洗牌.社群商业=线下的会销模式,先进行引流,然后在社群里推动商业.伴随着微信这两年的发展,社群已经泛滥了,大量的死群已经失去了商业价值,原因:
1、用户接触社群太多,精力完全被透支,压根没有时间顾及;
2、社群运营者,硬着陆营销,没有粘度,单靠一点点好奇心根本不具备持续性;
3、玩同类商业的朋友太多,鱼目混珠,搅乱了整个市场;
4、创业者变懒了,想赚快钱,失去了基本的社交商业运营的耐心;
......
社群经济现在已经开始转型,主要向这几个方向发展:
1、从大而全,到做垂直化,精准人群的强关系;
2、从大而全,到小而美,做小众高端、专业人群;
3、线上线下的融合,线上聊10遍,不如线下见一面,线上线下融合的新商业成为主流趋势.
一针见血:朋友圈卖货模式已死,唯有社交尚存
新零售微电商的运营逻辑
【死亡指数】**
【观点】社群的萧条不是社交商业致命的伤,但社交商业一定要思考如何变革,拥抱未来的趋势.
六、吹牛逼的导师开始被洗牌:
从2014年微电商发展初期开始,曾经不少原来做营销的导师,在微电商爆发时期,快速包装自己,成就了自己"辉煌的人生",多少文化不高,粉丝没几个,大企业没干过的人,摇身一变,成为"微营销第一人""微营销大师".......
伴随着微电商的走向成熟,那些吹牛逼的导师,现在还有几个在外面登台演讲培训呢?原因如下:
1、不具备持续学习、积累、修炼的人,都是昙花一现;
2、冲着赚钱为目的,缺乏对行业深度沉淀的人,最终会被淘汰;
3、经不起验证的培训,最终会自然被淘汰;
.......
从商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早期的培训多半基于营销,而后期基于运营.营销的培训结果是无法量化的,而运营是越来越接地气的,所以,基于营销的"大师"漫天都是,而微电商运营的导师,没几个.
【死亡指数】**
【观点】任何一个商业的新出现,都是营销开始,导师的洗牌预示着这个行业从草莽式发展进入洗牌时期,然后进入规范发展.
七、团队,建立容易,散伙快,毫无经营体系:
微电商创业,利用社交工具,能快速实现团队的组建.但这样的团队是严重缺乏面对面的运营管理的体系,很松散,很难建立管理体系,很难建立默契的运营流程,更不谈什么企业文化.
所以很多微电商创业团队走的路径大体是这样的:
1、早期:粉丝转化成代理,代理以利润空间驱动销售的模式;
2、中期:合伙人模式,其实这是一个偷换概念的模式,本质还是渠道代理模式,可以说合伙人被微电商滥用了,"合伙卖货"也是合伙人.真正的合伙人是深度的战略合作关系;
3、后期:联合创始人模式,前面两种迭代到最后,进入联合创始人模式,这样会带来大家的荣誉感和归属感,但有的本质上还是你帮我做销售,只不过赋予的头衔有差异罢了.
当前非常多的微电商团队,都成为短命的公司,快速组建,快速散,就和当下的闪婚差不多.能够做出规模、做出品品牌、做成体系的微乎其微.
【死亡指数】****
【观点】做买卖是一时,做事业是一世.能够在事业上做长远,一定不是简单的买卖关系,我一直说:创业合伙人合的不是钱、不是资源,合的是心、合的是彼此的商业思维、合的是价值观、合的是格局!社交商业微电商创业要想做大,一定要深度理解合伙人的关系.
八、供应链运营,是个拦路虎:
个别做的不错的微电商创业,有的做出了几千万,甚至商业的规模.当做到这样的规模的时候,问题来了,团里边界,产品丰富度,渠道的升级,供应链的支撑,都成为了企业发展的拦路虎.往往这样的创业团队,早期的重点都是从单品类到多品类;从单一的发快递,到发全国云仓+城市配送;从单一的微信客服务,到售后团队的建立.
很大部分的团队,最后都被供应链拦住了,因为一旦具备一定规模过后,供应链就会成为企业的短板.
试想:曾经淘宝的那么多牛逼的淘品牌,最后有几个生存下来的,淘品牌最终剩下来的,比如韩都衣舍、三只松鼠、以及太平鸟,这些品牌最终成功就在于供应链.
不管是化妆品微电商、农特产品微电商,一点做大规模都会被供应链拦路而死.
【死亡指数】**
【观点】能做到这个层次而死的,也算是英雄,因为很多人压根没有走到这一步.今年我遇到过很多做出一定规模的微电商创业者,包括农特微商的创业者,现在都在走危险的边缘.前台的繁荣,后台是危机四起.
【综述】
社交电商、微电商,是实现了个体创业的新生态、新业态,是推动互联网商业深度发展以人为导向的新商业模式.这是趋势,但这个趋势下,不少冒进的年轻人,不科学合理的利用朋友圈资源,没有成熟的商业化思维去运营,最终做死了自己.
2017年微电商已经进入洗牌期,洗掉的就是那些草莽式无序发展的创业者;洗掉的是那些无品牌赚快钱的创业者;洗掉的是那些盲目卖商品不重视人品的创业者.任何商业都会遵循经济学的发展规律.有萌芽期,有快速发展期,有洗牌期,有成熟期,有衰败迭代期....
一针见血:朋友圈卖货模式已死,唯有社交尚存
社交电商的发展趋势图
只有快速卡位当下,拥有战略性的布局的创业者、拥有深度沉淀的运营者才配有成功真的可能,否则都是昙花一现.
未来的朋友圈,最有价值、最能长存的是社交,从《人类简史》和《未来简史》这两本书的内涵中可以看出,我们的先人从动物到人的那一天开始,社交就成为了驱动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关键因素.
2017年,社交商业洗牌的之年,今年开始,传统的朋友圈商业将逐步死掉,唯有社交尚存.
更多潍坊达内相关资讯,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最新开班时间
-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南京
- 成都
- 武汉
- 西安
- 青岛
- 天津
- 杭州
- 重庆
- 哈尔滨
- 济南
- 沈阳
- 合肥
- 郑州
- 长春
- 苏州
- 长沙
- 昆明
- 太原
- 无锡
- 石家庄
- 南宁
- 佛山
- 珠海
- 宁波
- 保定
- 呼和浩特
- 洛阳
- 烟台
- 运城
- 潍坊
一针见血:朋友圈卖货模式已死,唯有社交尚存
- 发布:互联网
- 来源:互联网
- 时间:2017-09-27 10:38
社交电商从萌芽到爆发,历经了3年的时间.毫不夸张的说,在短暂的3年时间推动了中国电商的快速转型,动摇了传统平台电商阿里、京东两家流量独大的商业格局,带动了更多的自媒体、网红、达人、小微创业者等重构流量入口,让更多创业者体会到移动互联网社交电商的商机.在过去的两年,这几大类创业者获得不错的收益:
1、微电商创业者:有的实现了年收入几百万的商机;
2、网红创业者:有的能做到一个晚上的直播就能卖出几十万的商品;
3、微创业导师们:随手就能开一个千人大会,一场培训少则收入几万,多则几十万;
4、微电商软件:带来了更多人开店的机会,实现了独立的流量平台;
......
但这样的繁荣貌似昙花一现不到两年,到2017年开始开始出现了下滑,传统的朋友圈商业跑不出量了,那些不以社交为目的,盲目卖货的人,日子将越来越不好过了.主要分析,如下几个原因:
一、朋友圈商业进入疲软期:
长期靠朋友圈做微电商的朋友,而忽略了人与人之间交流、分享、互动,越来越被朋友抛弃.本来朋友圈建立的是朋友圈的互信关系,分享的是能增加朋友之间的认知、交流和生活场景等内容,构建的是友情的关系.不少做微电商的朋友,直接在朋友圈卖货,初期可能朋友之间基于好奇和曾经的信任,会产生交易,但如果你天天都在卖货,把朋友圈当成了一个摆地摊的地方.那就是硬生生的将感情交流的"客厅"变成了"摆地摊"的农贸市场.无形中将距离拉远了朋友的距离.把朋友做成了客户是最失败的商业,把朋友做成深度的朋友,那才是成功的社交商业.
对于那些长期在朋友圈里"摆地摊"的人,朋友之间的关系将越来越疏远.久而久之,朋友圈的关系做没了,朋友圈的活跃度做死了.不是被拉黑就是被屏蔽,特别是在不少情商低的卖货的朋友,不仅仅是发硬生生的卖货广告,而且也不会有任何互动的行为,最终进入洗牌.
一针见血:朋友圈卖货模式已死,唯有社交尚存
社交电商的用户转化逻辑
2017年,微电商已经进入洗牌期,曾经那些靠朋友圈做商业的微电商创业,陆续被洗牌.
【死亡指数】*****
【观点】不站在用户(粉丝)需求上出的内容,都是无价值的内容,过多的垃圾内容会让朋友圈商业走向落寞.
二、朋友圈缺乏丰富的内容,失去关注的价值:
人,都是对新鲜事物有着好奇心的;人,都是对共鸣的内容有互动性的;人,都是对自己相关的内容有主动参与性的...
一针见血:朋友圈卖货模式已死,唯有社交尚存
社交电商的用户转化逻辑
朋友的内容如果是单一个商品不断的晒,试想有多少愿意接受和你做朋友呢?
2017年,朋友圈微电商创业,现在已经进入快速的洗牌期.品类不够丰富,是一个主要原因:
1、化妆品、面膜微电商的创业者,即使你用户接受你的人,接受你的产品,但你的产品丰富度受限,你一样玩不转;
2、农特产品以农特微商的创业者为例,农业产品是有季节性的,这一季节过了,就没了,你必须有全季节(12个月×3个产品)以上的丰富程度,在基本上能支撑你的朋友圈商业.同时你必须对产品的质量和产区的服务建立有效的把控.实际上,有多少单打独斗的农特微商创业能做成呢?
以燕窝这样的高端的农特单品为例,用户不可能天天在你朋友圈买燕窝,从品类上讲,这就是一类低频的商品,而且还不是刚需的产品.做农特需要高频与低频结合,打造组合拳.
高频的拉动用户,但利润薄;低频的拉动客单价,但利润高;这需要有效的组合才能实现商业持续性.
所以,2017年农特微商的个体创业,也在快速进入洗牌时期.
【死亡指数】****
【观点】社交商业,持续的爆款单品是关键,不会打造持续的爆款产品,激活用户,最终会做死自己的朋友圈.
三、牛逼吹太多了,过度的透支信任:
做微电商创业朋友,很多人都擅长在朋友圈吹牛逼,夸大效果,夸大产品的价值.不少年轻的创业还捏造一些虚假的交易,过度夸大自己.不乏有一些拿产品到豪车上拍照片,有不少人以炫富的方式展示自己赚了多少钱.其实,牛逼吹多了,多少会出问题的,互联网时代很容易去验证一个事情的真假.
朋友圈里炫耀多了,反而容易失去大家对你的信任,特别是聪明人.所以说,朋友圈商业,少一些炫耀,多一些场景的呈现,多一些有温暖的、动人的行为,多一些创意的体验式营销,这样自然会赢得大家的关注和传播.
【死亡指数】***
【观点】社交商业和其他商业一样,任何营销行为都应该有一个度,合适的应用会得到不错的效果,如果过度的吹牛逼了,那是过犹不及,适得其反.
四、虚假商品,失信于朋友,最终得不偿失:
朋友圈商业,每一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口碑负责,对自己的每一个呈现负责.对于朋友圈那些过度夸张的,不负责任的商品推荐,最终不但生意做不长久,朋友的信任都将失去.
不管是化妆品、保健品,还是农业产品,都有各种类似的案例,最终导致朋友都做不成的结果.这里特别要提醒的是,不要在新加入的朋友那里有购物行为.因为刚加入就在卖货的朋友,多半不靠谱,没有信任关系的朋友买卖,风险极大.
【死亡指数】****
【观点】那些直接通过加了朋友就卖东西的人,这种ID多半就是营销ID,这样的产品风险极高,真正好产品是朋友之间口口相传的,这样信任背书的产品才靠谱.
五、社群商业逐渐萧条:
潍坊达内:2017年,线上社群商业开始严重的下滑,靠社群驱动商业的模式也进入洗牌.社群商业=线下的会销模式,先进行引流,然后在社群里推动商业.伴随着微信这两年的发展,社群已经泛滥了,大量的死群已经失去了商业价值,原因:
1、用户接触社群太多,精力完全被透支,压根没有时间顾及;
2、社群运营者,硬着陆营销,没有粘度,单靠一点点好奇心根本不具备持续性;
3、玩同类商业的朋友太多,鱼目混珠,搅乱了整个市场;
4、创业者变懒了,想赚快钱,失去了基本的社交商业运营的耐心;
......
社群经济现在已经开始转型,主要向这几个方向发展:
1、从大而全,到做垂直化,精准人群的强关系;
2、从大而全,到小而美,做小众高端、专业人群;
3、线上线下的融合,线上聊10遍,不如线下见一面,线上线下融合的新商业成为主流趋势.
一针见血:朋友圈卖货模式已死,唯有社交尚存
新零售微电商的运营逻辑
【死亡指数】**
【观点】社群的萧条不是社交商业致命的伤,但社交商业一定要思考如何变革,拥抱未来的趋势.
六、吹牛逼的导师开始被洗牌:
从2014年微电商发展初期开始,曾经不少原来做营销的导师,在微电商爆发时期,快速包装自己,成就了自己"辉煌的人生",多少文化不高,粉丝没几个,大企业没干过的人,摇身一变,成为"微营销第一人""微营销大师".......
伴随着微电商的走向成熟,那些吹牛逼的导师,现在还有几个在外面登台演讲培训呢?原因如下:
1、不具备持续学习、积累、修炼的人,都是昙花一现;
2、冲着赚钱为目的,缺乏对行业深度沉淀的人,最终会被淘汰;
3、经不起验证的培训,最终会自然被淘汰;
.......
从商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早期的培训多半基于营销,而后期基于运营.营销的培训结果是无法量化的,而运营是越来越接地气的,所以,基于营销的"大师"漫天都是,而微电商运营的导师,没几个.
【死亡指数】**
【观点】任何一个商业的新出现,都是营销开始,导师的洗牌预示着这个行业从草莽式发展进入洗牌时期,然后进入规范发展.
七、团队,建立容易,散伙快,毫无经营体系:
微电商创业,利用社交工具,能快速实现团队的组建.但这样的团队是严重缺乏面对面的运营管理的体系,很松散,很难建立管理体系,很难建立默契的运营流程,更不谈什么企业文化.
所以很多微电商创业团队走的路径大体是这样的:
1、早期:粉丝转化成代理,代理以利润空间驱动销售的模式;
2、中期:合伙人模式,其实这是一个偷换概念的模式,本质还是渠道代理模式,可以说合伙人被微电商滥用了,"合伙卖货"也是合伙人.真正的合伙人是深度的战略合作关系;
3、后期:联合创始人模式,前面两种迭代到最后,进入联合创始人模式,这样会带来大家的荣誉感和归属感,但有的本质上还是你帮我做销售,只不过赋予的头衔有差异罢了.
当前非常多的微电商团队,都成为短命的公司,快速组建,快速散,就和当下的闪婚差不多.能够做出规模、做出品品牌、做成体系的微乎其微.
【死亡指数】****
【观点】做买卖是一时,做事业是一世.能够在事业上做长远,一定不是简单的买卖关系,我一直说:创业合伙人合的不是钱、不是资源,合的是心、合的是彼此的商业思维、合的是价值观、合的是格局!社交商业微电商创业要想做大,一定要深度理解合伙人的关系.
八、供应链运营,是个拦路虎:
个别做的不错的微电商创业,有的做出了几千万,甚至商业的规模.当做到这样的规模的时候,问题来了,团里边界,产品丰富度,渠道的升级,供应链的支撑,都成为了企业发展的拦路虎.往往这样的创业团队,早期的重点都是从单品类到多品类;从单一的发快递,到发全国云仓+城市配送;从单一的微信客服务,到售后团队的建立.
很大部分的团队,最后都被供应链拦住了,因为一旦具备一定规模过后,供应链就会成为企业的短板.
试想:曾经淘宝的那么多牛逼的淘品牌,最后有几个生存下来的,淘品牌最终剩下来的,比如韩都衣舍、三只松鼠、以及太平鸟,这些品牌最终成功就在于供应链.
不管是化妆品微电商、农特产品微电商,一点做大规模都会被供应链拦路而死.
【死亡指数】**
【观点】能做到这个层次而死的,也算是英雄,因为很多人压根没有走到这一步.今年我遇到过很多做出一定规模的微电商创业者,包括农特微商的创业者,现在都在走危险的边缘.前台的繁荣,后台是危机四起.
【综述】
社交电商、微电商,是实现了个体创业的新生态、新业态,是推动互联网商业深度发展以人为导向的新商业模式.这是趋势,但这个趋势下,不少冒进的年轻人,不科学合理的利用朋友圈资源,没有成熟的商业化思维去运营,最终做死了自己.
2017年微电商已经进入洗牌期,洗掉的就是那些草莽式无序发展的创业者;洗掉的是那些无品牌赚快钱的创业者;洗掉的是那些盲目卖商品不重视人品的创业者.任何商业都会遵循经济学的发展规律.有萌芽期,有快速发展期,有洗牌期,有成熟期,有衰败迭代期....
一针见血:朋友圈卖货模式已死,唯有社交尚存
社交电商的发展趋势图
只有快速卡位当下,拥有战略性的布局的创业者、拥有深度沉淀的运营者才配有成功真的可能,否则都是昙花一现.
未来的朋友圈,最有价值、最能长存的是社交,从《人类简史》和《未来简史》这两本书的内涵中可以看出,我们的先人从动物到人的那一天开始,社交就成为了驱动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关键因素.
2017年,社交商业洗牌的之年,今年开始,传统的朋友圈商业将逐步死掉,唯有社交尚存.
更多潍坊达内相关资讯,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最新开班时间
-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南京
- 成都
- 武汉
- 西安
- 青岛
- 天津
- 杭州
- 重庆
- 厦门
- 哈尔滨
- 济南
- 福州
- 沈阳
- 合肥
- 郑州
- 长春
- 苏州
- 大连
- 长沙
- 昆明
- 温州
- 太原
- 南昌
- 无锡
- 石家庄
- 南宁
- 中山
- 兰州
- 佛山
- 珠海
- 宁波
- 贵阳
- 保定
- 呼和浩特
- 东莞
- 洛阳
- 潍坊
- 烟台
- 运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