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笔者看来,高房价并非无解,只是有一个关键因素却被很多人忽视了,那就是人工智能浪潮的来袭。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人工智能近几年的发展事实上已经让很多人看到了它的威力:因为有了人工智能,汽车的功能越来越多,价格也在越来越便宜;手机等电子产品性价比越来越高,各大手机生产商也在拼命打价格战。接下来我们就Jack ma的“8年以后房子如葱”来讨论一下人工智能将给房地产带来哪些方面的影响,“房如葱”到底能不能实现呢?
上文也讲到长期影响房价的因素是人口,北上广深的房价不断推高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有大批的人不断涌入,人才的进入毫无争议地推动了科技的发展、产业的发展,因此城市资源也越来越完善。
房价发展: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不断深耕,未来的人口分布始终有两种可能:
一种是北上广深这类大城市逐步扩大,成为每个可以吸纳亿级别人口的超级城市。同类,各个省会城市也会按此逻辑发展。
一种则是人口相对均匀分布,每个人可以找到他喜欢的地点,虽然远离繁华但也生活的极为便利。人工智能这类科技似乎是站在后者一边。
因此判断人工智能等科技似乎是站在高房价的对立面的。如果AR真的足够发达,那异地办公就成为可能,高质量教育也不再依赖于总是供给不足的教师资源,高质量医疗也会与地域解绑。那样一来人们随便在那里都可以获得工作以及高质量的教育、医疗等社会服务,那他为什么需要住在高房价的地方?
有科学家预言,在未来有70%以上的人将会失去全职工作,因为这些工作将会被机器人或者人工智能所取代。无独有偶,马云也曾提出过同样的质疑,他认为三十年以后我们的孩子有可能找不到工作,给出的论据也是人工智能的发展机器人取代工人、人工智能取代白领,是未来趋势。只要有“规则”可循,人工智能就可以取代。霍金说人工智能将重创中产阶级,也在于此。
如果一线城市最多的白领工作被人工智能取代,也就是一线城市工作机会将逐渐减少,人们只能回老家。人员减少后,一线房价就会下跌、甚至崩盘。如果届时又遇到经济萧条的话,那会出现怎样的结局呢?
事实上,这种说法已经不新鲜了,地产大佬潘石屹早就抛出了“人工智能和移动互联网是反房地产的观点”.他认为,随着科技的进步,在家办公不是没有可能,因此人们对于房子的地段和房本的追求就会弱化,生活方式的改变势必会反向影响大家对于房子态度的转变,这种转变是可见的,因此他断定未来房价会走下坡,这或许就是他为什么这两年义无反顾的抛售手中的重资产转而投向更加偏运营的“共享办公”领域的原因吧。
如今房地产市场在经历着新一轮的变革,房地产粗放式发展已经走过了三十个年头,或多或少存在一些急需改变的地方,我们看到不管是对于投资投机的打击还是对于开发商的限价、租房市场的发展都可以窥探出国家对于房地产市场回归平稳发展的迫切,过去几年房价井喷式发展带来的问题是不可逆的,也是未来不能再发生的。房地产问题已经上升到国计民生的大问题了,解决刚需居住问题,让全民住有所居才是未来的大势所趋,房价确实可以降一降了。
更多潍坊达内怎么样相关资讯,请扫描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