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连续在各个网络平台包括央视的一些栏目上,都看到人工智能的应用技术之一,手机刷脸技术的实际应用,觉得挺好的。之前人们所担心的美女化妆、多胞胎、面部遮挡等笔者倒觉得只是一种调侃的玩笑话,随着技术的发展这些方面的“不足”都能够得到弥补。
但说手机在未来5-10年就会消失却不敢苟同。
刷脸技术的最直接应用是互联网金融支付方面,连扫二维码,用微信或支付宝的动作都省略了,就像马云推出的无人餐厅或者新零售无人超市一样,进去就点,吃完就走或者买完就走,门廊会自动有系统对你的面部进行扫描,刷脸完成支付。
不是还有5-10年嘛,所谓的技术缺陷和不足会被补上的,这本身倒不值得担心,但放眼来看,手机还是不会这么快消失。
首先互联网技术手机是一个高度集合的个人客户端,而每个人的使用要求是不一样的,通过某一项或几项技术就能替代手机整体的功能目前来看,噱头的成分大于实际的情况。
人们用手机做什么?社交功能是第一位的,电话联系,短信接收虽然使用量在下降但依然很重要却存在;手机也成为替代电脑和IPAD之类的工具,日历、电筒、各种应用信息的查找、快速记录、快色编辑、对外发布信息、传播功能等等让人们觉得更加方便。
手机的另一项很重要的功能就是集合完成便捷生活的功能,比如点餐、付费、购物、支付、交水电气、各种资费的缴纳等等。
另外手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心理暗示作用,用什么样的手机,用什么样的品牌,选择什么样的壳,选择什么颜色等等,都成为手机作为人身份和对外社交生活的重要一环,这不是简单几项功能技术就能取代的。
5-10年后,技术水平应该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但这些计划的普及、应用、实用性、安全性如果没有很好的解决,手机作为移动客户端也不会消失。
不管从心理还是实际上讲,人们都需要一个完全属于个人的和社会、互联网、物联网连接的端口,今天显示使用手机更加方面,5-10年可能人们拿的不过是一个技术先进,理念超前版的手机,在某些应用场景下,甚至你不需要掏出手机就可以完成某种信息交换。
社会技术的发展一定是整体均衡的,技术突破可能某一个点上会有超前的领先,也确实会拉动整个社会转型升级,但要说在多少多少年后会消灭掉某样产品就未必有炒作的嫌疑了。试想收音机MP3直到现在都还是有人使用。
人工智能会走到哪一步我们普通人能像但看不到,马云们信息和我们不对等,可能会感受到一些新的不一样的方向。但就时间而言,人工智能必能发展到一个我们现在无法揣测的高度,但手机作为社交个人终端的使命不会终结,最多也是5-10后人人手里拿的不叫手机,但其实就是一个我们还不能理解的高科技“手机”.
更多潍坊达内怎么样相关资讯,请扫描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