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年是人工智能井喷式发展的两年,阿法狗击败人类顶尖围棋高手李世石,随后其升级版MASTER又横扫中日韩人类顶尖围棋高手,60场交锋大获全胜,最后连柯洁也惨遭败北。此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无人汽车开始上路,人脸辨识系统能批量辨识二三十万张面孔(相当于数万警力的劳动),就连股票交易和新闻撰写也出现了大量由人工智能代劳的局面。
看官不禁要问,人工智能是不是即将夺走许多人的工作?
答案是:没错。
据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李开复预计,未来十年将会有90%左右的人类工作会被人工智能取代。这些工作有如下特点:
1、人类可以在极短时间内(比如5秒钟)做出决策,比如普通的股票交易员、普通司机等。
2、不涉及缜密的思考、推理以及复杂的决策。深度评论和访谈的作者、具有创造性的编剧和教师等,都是难以被人工智能取代的。
因此,翻译、新闻报道、保安、销售、客服、会计、司机甚至家政等工作,在人工智能发展的趋势下,可能会受到比较大的冲击。
不过,旧工种消失了,新的工种也会出现。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新的工作会出现,失业不一定会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纵观人类历史,工业革命以来,新的机器和设备确实会在短期内使一些旧工种消失,但也会带来新的工作机会。比如,自动取款机的普及取代了银行柜员的一部分职能,有意思的是,后者的雇佣数量不降反升,因为他们的工作内容发生了变化,不再是单纯帮你存钱取钱,而是成为了银行业务的销售员。
再比如,放射科医师的大量工作现在已经可以由人工智能执行,但普通医师的工作仍然是无法取代的。人工智能会让医生从繁琐的机械操作中解放出来,提高工作效率,更好为病人服务。而效率的提高也可以降低就诊的成本,人们会更频繁去咨询医生,医生的需求量并不一定会下降。
总的来说,人工智能的普及和发展并不一定会造成严重的失业,像设计师、艺术家和文学家等工作还极有可能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未来很有可能是一个人类与人工智能携手合作的时代。
更多山东编程培训相关资讯,请扫描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