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几天刷微博看到一条新闻,讲的是一位二本学生找工作屡屡碰壁。并不是因为他的简历苍白,相反,他的简历足够精彩,而是因为HR并没有看他的简历。更加直白地说,HR已经给这位二本学生贴上了标签,学历不够面临的就是淘汰!
有人将毕业院校形象的比作是一块敲门砖。因为在招聘环节中,总是不可避免的会存在一条鄙视链,有的人不要985,211,有的人不要跨专业的,而你只能服从规则,否则只能被清理出局。
其实不只在招聘单位,社会上也普遍存在一条鄙视链。名牌大学生不屑普通一本生,普通一本生不屑二本生,二本生不屑三本生,三本生不屑专科生。
社会中充满了比较,非985.211的我们就一无事处吗?
02
招聘单位看重的到底是什么,是学历还是能力?
HR那样做的根本原因其实是资源有限。一家企业面向社会招聘几个岗位,来应聘的却有几十人甚至几百人,不信你看人力资源市场什么时候不是人满为患?
如果全部面试,消耗的将是巨大的人力物力。那么,预算是有限的,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只能提高门槛。
在大学生这个庞大的群体中,越好的大学中优秀的人越多,这一点是不能怀疑的。
03
比起没学历,更可怕的是没能力。
当我们上了一所普通的院校的时候,我们的起点其实已经变低了。相对于名校学生,我们必须更加努力,才有可能弥补差距。
可是,真正努力的人又有几个?我们身边的人大多数都抱着飘过的心态。期中考,期末考,就连四六级,通通飘过。而且还有着自己的一套理论,以后又不搞研究,考试考那么高干吗?以后又不出国,四六级考那么高干吗?大学不就是吃喝玩乐吗?
这个社会太不公平了,不公平到你用四年努力,也换不来别人的认可;这个社会又是公平的,努力的人结果大都不差。
抱怨是没有用的。况且如果你认为大学是用来吃喝玩乐的,你也没有资格抱怨。
04
如果你是非985.211的学生,很多学校不能给你的,你就只能自己给自己!
那么,到底应该如何努力,问问自己下面几个问题,我觉得你应该有了答案。
全系排名进前十了吗?
英语四六级过了吗?
PPT, C语言,vb你都清楚和了解吗?
······
毕竟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只有越努力,才能越幸运。
更多山东编程培训相关资讯,请扫描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