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在以功能为主页面中的卡片式布局-潍坊达内负责整理
Q1:卡片的特点是什么
1.独立性
2.同类性
Q1:页面整体是否要采用卡片式的风格?
A1:个人暂且认为是否采用卡片式并没有太大的却别,也希望能抛砖引玉。
下图是天猫个人中心页面,左图旧版采用了卡片式设计,而新版采用了大标题+分隔线的风格。从两者的效果对比来看,卡片式让模块更独立清晰,整体也比较有统一感。而大标题风格则是让用户快速聚焦到自己想要的看的模块。
Q2:页面中非通栏卡片与其他UI方式的混搭
A2:混搭时,非通栏卡片有着极强的独立性,从好的一面看,可以突出某个模块;从不好的一面看,用的不当会使得页面不够统一。
例如下图。图1为原设计,纯采用非通栏卡片,而另两张只有签到采用了非通栏卡片。可以看到,图1在视觉上,三个模块整体统一,而图2图3的三个模块割裂成了两部分,视线会更多地被签到模块吸引,而减少对下方模块的关注。

1.重要级别相差不大的模块,即使内容不相同,也尽量采用相同形式。
如下图左为盒马生鲜的个人中心页,采用了非通栏卡片和通栏卡片混搭的形式,虽然突出了个人信息,但是视觉上不够统一。个人尝试如下图右,均调整为非通栏卡片,并不会对个人信息有太多的弱化,反而让界面整体更加统一。
当然,如果模块类型完全不同,也不用强行统一为卡片式,例如大众点评的个人中心页,底下的列表功能并不适合转化为卡片形式。
2.若页面整体采用分隔线/空白/分隔条的风格来区分模块,那么可以将装饰性强的卡片作为辅助插入其中
如下图为马蜂窝的页面,可见主要的模块采用的是大标题+空白来分隔,而“推荐景点”(图中的金鸡湖卡片)和“玩乐热销榜”采用了卡片的形式。在架构层上,很明显的表现出了从属关系,但在表现层上,又适当的突出了营销内容。
以上就是潍坊达内给大家做的内容详解,更多关于UI的学习,请继续关注潍坊达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