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情况是有些挫败的,但时不时又会出现在日常工作中。上面的对话,产品经理默默的传递出来一种焦虑感,焦虑用户看不见“离线缓存”这个重要的描述,从而不会去下载APP,产品用户无法增长,KPI完成不了……这是一种焦虑的情绪,而设计师是没必要处理对方的焦虑的。-潍坊达内负责整理
放下焦虑,我们看到了什么?
那就是产品经理对设计的相对客观的感受:“离线缓存”容易被用户忽略!可能因为字体太小,字色太浅,位置不明显,也可能文案的表达不够清晰。如果设计师关注到了这个角度,就会发现解决“重要信息容易被忽略的问题”是轻而易举的,因为这已经回归到了设计的专业问题。
提问前先表达出你对对方的尊重,是个比较妙的方式。因为这样不仅可以让对方放下初见的不适,也可以更好的聚焦问题。

那么如何表达尊重呢?
我最简单有效的的方式,就是基于对方的陈述去提问。
问题本身是没有好坏的。但是,在一段目的性很强的对话里(设计师日常交流和工作),有些问题的提出是会促进双方解决问题,进而得到最终结论的;而有些问题是会引起双方发散思维,离解决具体问题原来越远的。简单些,就是问题越具体,答案越具体,问题越开放,答案越开放。而设计师往往面临与上下游就具体的问题进行探讨和协商的场景,所以设计师应该更关注具体的提问技术。
上述提问的方式,通俗理解就是问问题要具体,不要含糊的问别人:什么意思?我不懂?而是要定义问题,去问对方,你说的某某问题,是不是某某意思?比如:你是想表达红色系的banner设计能大幅提升运营位置的点击率,对吗?这是描述性问题的提问方式。如果你想提问的是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好什么是坏,这类的规定性问题,你可以这样提问:那么,我们要提升运营位的点记率,你认为是应该直接套用竞品的设计还是应该从我们自身的文案出发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呢?体味一下,是不是更具体的提问,可以让讨论更好的进行下去呢?
以上就是潍坊达内给大家做的内容详解,更多关于UI的学习,请继续关注潍坊达内